<
头闻号

庞智文

化妆品套装|其他皮肤用化学品|其他彩妆化学品|其他类型日用化学品|干果类|蜜饯类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技+人才”擦亮“中国陶瓷煲都”名片
“科技+人才”擦亮“中国陶瓷煲都”名片
发布时间:2025-04-01 09:28:49        浏览次数:5        返回列表

◎本报记者 魏依晨  通讯员 周伟翔

    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以耐热陶瓷煲闻名全国,被誉为“中国陶瓷煲都”。近年来,在科技与人才的双重加持下,黎川传统陶瓷产业不断焕发新活力:江西省康舒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舒陶瓷”)的项目“高性能耐热瓷的绿色节能制造技术”入选江西省2024年度“揭榜挂帅”企业重大技术需求榜单;该县2024年获批“赣鄱俊才”项目4个,数量稳居抚州市各区县第一……2月25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黎川,探寻当地陶瓷产业创新升级的密码。

    智能化生产场景在黎川陶瓷企业随处可见。近年来,黎川大力推进陶瓷产业数字化改造,全县引进144条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综合能耗降低约两成,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5%。其中,康舒陶瓷智能生产线扩建项目成效显著,原本30人完成的工序如今仅需5人,生产周期缩短40%。此外,在技术升级过程中,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江西嘉顺瓷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顺瓷业”)采用新型环保釉料,降低重金属排放,产品环保检测合格率从80%提升至98%,赢得众多订单。

    “为推动陶瓷产业创新升级,黎川出台一系列精准扶持政策。”黎川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关于加快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等文件,从设备购置补贴到数字化转型奖励,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支持。为确保政策落地,黎川建立跟踪评估机制和政策兑现绿色通道。“康舒陶瓷申请技术改造补贴时,我们一周内就完成审批,快速推进生产线智能化改造。”

    在引育人才方面,黎川也交出了亮眼“成绩单”。“近3年,黎川实施57项科技项目,投入9000余万元,吸引200余名科研人员来县工作。”黎川县科技局局长赖雅婷举例说,“科技副总”包启富博士入驻嘉顺瓷业后,成功降低无锂耐热瓷煲吸水率,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黎川与高校共建30个创新平台,集聚80余名科技人才。东华理工大学黎川产业技术研究院柔性引进30余名博士,与30多家企业合作。该研究院与嘉顺陶业合作开发的石英质富硒陶瓷煲,预计可使企业利润率提高40%左右。

    黎川与赣东学院建立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引进科技顾问,促进创新要素流动。景德镇陶瓷大学与江西帮企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解决关键材料进口依赖问题,研发的新型无锂耐热陶瓷材料量产后预计每年可为黎川节约原材料成本6亿元以上。

    “未来,黎川将继续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与人才的助力下,不断提升‘中国陶瓷煲都’的品牌影响力,向着产业兴旺、创新活跃的现代化新黎川加速迈进。”赖雅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