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闻号

深圳市奔达塑胶有限公司

塑料板(卷)|PVC管|球阀|塑料棒|化工管道及配件|弯头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年财政安排582亿惠民生 三公经费预算减少2000万
今年财政安排582亿惠民生 三公经费预算减少2000万
发布时间:2025-02-23 01:56:18        浏览次数:0        返回列表

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关于广州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预算报告”)随之亮相。根据预算报告,今年广州财政支出将围绕拼经济、提品质、办全运、惠民生和保安全5个重点领域做好财力保障,其中民生领域支出最高,市级财政安排582亿元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广州将迎来全运会盛事,预算报告围绕办全运安排250.8亿元推进文化强市、旅游强市、体育强市建设。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图片: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毕志毅

2024年

落实《南沙方案》 兑现税收红利超13亿

预算报告显示,2024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81.7亿元,下降21%,完成预算的94.8%,收入下降主要是受房地产市场环境影响,部分区级土地收入低于预期。2024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5.6亿元,下降8.4%,完成预算的105.1%,收入下降主要是受汽车、房地产等重点行业市场下行等因素影响,企业利润下降。

2024年市级财政投入385.6亿元支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机制一体改革,其中投入83.3亿元支持加快建设科技强市;投入977亿元支持加强城市建设与治理,强化综合性门户功能,其中投入511.5亿元支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12.3亿元支持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中包括投入168.1亿元支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为推动《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有力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累计兑现红利超13亿元。此外,2024年分配南沙区新增债券额度100亿元,有力支持南沙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

2025年

从严落实“过紧日子” 三公经费预算减少2000万

202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3亿元,增长3%,主要包括税收收入1430.6亿元,其中增值税467.3亿元,企业所得税197.4亿元,个人所得税102.2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42.7亿元,房产税159.2亿元,契税149.6亿元,土地增值税101.2亿元;非税收入582.4亿元。

预算报告提到,今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坚持节用裕民,兜牢底线民生的原则,从严落实落细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减行政经费和非刚性支出。2025年市本级“三公”经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亿元,比上年预算减少0.2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0.7亿元,较上年略有下降,公务接待费预算0.4亿元,较上年略有下降;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预算2亿元,同比减少0.2亿元,主要是公务用车集中统一试点后,单位的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均有下降。

重点领域“拼经济” 568.5亿预算支持高质量发展

预算报告中,重点领域的支出都将“拼经济”放在首位,市级财政安排568.5亿元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财政安排211.2亿元支持持续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其中包括支持推动南沙开发开放再提速,完成《南沙方案》中期发展目标任务,支持深化南沙与前海、横琴、河套等重大平台联动发展;支持推动广州东部中心升级为省级平台,推动北部增长极建设成形起势,提升临空经济示范区、推动中新广州知识城上升为中新政府间合作项目;推进番禺升级建设国家级经开区、天河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加快建设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

为支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财政安排142.2亿元支持促进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其中包括支持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纵深推进重点产业人才开发培育工程、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向成名成品升级、进一步完善支持民营经济政策体系、推动《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落细落实等。

支持教育强市建设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方面

今年市级财政安排582亿元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稳就业和“一老一幼”服务保障方面,安排189.8亿元支持加强社会保障,包括支持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争取实现公建民营普惠托育机构镇街全覆盖;支持构建区、镇街、村居三级养老服务设施高效衔接;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及时启动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方面,安排249.4亿元支持加强教育强市建设。计划新增普通高中学位1万座、基础教育公办学位6万座;推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二期加快建设、广州大学黄埔研究生院建成投用;推动全市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率超过90%,争取设立广州职业技术大学。

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方面,安排142.8亿元支持打造医疗卫生服务高地。支持全力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支持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加快建设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海珠湾院区(一期)、市八医院(三期)等项目;力争紧密型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机构覆盖率达90%。

市级债券轨交项目是大头 区级债券南沙额度最高

根据预算报告,广东省下达广州市2025年提前批新增债券额度599.3亿元,计划安排市级301亿元,区级298.3亿元。

市级债券额度使用项目包括轨道交通项目152.1亿元、土地储备项目100亿元、广州科技教育城建设项目7.2亿元、城中村改造项目14.1亿元、市卫健委医院项目2.2亿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设项目4.4亿元、市水务局治水项目10.5亿元、广州空港经济区相关建设项目6.5亿元、十五运会场馆维修项目1亿元、国家级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项目0.9亿元、粮食储备设施项目1.8亿元、市数智口岸与数字贸易枢纽工程0.3亿元。

此外,区级债券额度安排越秀区4.3亿元、海珠区7.5亿元、荔湾区16亿元、天河区12.5亿元、白云区44亿元、黄埔区51亿元、花都区35亿元、番禺区32亿元、南沙区60亿元、从化区11.5亿元、增城区24.5亿元。

提升综合实力办全运 推进文化强市、旅游强市、体育强市

今年广州将迎来全运会盛事,预算报告全力支持提升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和城市能级,市级财政安排250.8亿元扎实推进文化强市、旅游强市、体育强市建设。

将安排38.4亿元支持增强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包括提升现有26个历史文化街区品质,推进40个保护传承利用典范区域和精品项目落地;持续推进岭南文化中心区建设,组织第九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支持高质量完成29个比赛项目的赛事服务保障任务,创新“城市合伙人”合作模式;高水平办好世界田联接力赛、广州马拉松赛等重大赛事;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行动,建成社区10分钟健身圈、农村10里健身圈。本项支出还包括财政安排212.4亿元支持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