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

即时零售抢滩618,京东七鲜放的大招有点“不讲武德”!

2025-05-24 00:0816

2025年05月23日 23:41:50

作者:高藤

原创:深眸财经(chutou0325)

随着618临近,即时零售市场迎来了新一轮“贴身肉搏”。

业内平台纷纷加码——山姆强化会员粘性,盒马持续试水“硬折扣+O2O”融合,美团小象加快仓配体系优化,玩家们都在为最后一公里争夺用户心智。

京东七鲜也被曝出,内部会议要求在商品品质优于其他平台的基础上,价格力做到同行业第一,今年618期间京东七鲜将全面升级击穿价,核心击穿价商品在原本便宜10%的基础上,提升到接近便宜20%的水平线。对此,虽然京东七鲜方面未予正面回应。但称,击穿价不是今年618才开始的,从去年开始就在持续通过供应链优化的方式,来提升品质和价格的竞争力。

热闹背后显露出即时零售的两大关键点:一是如何实现真正的成本效率平衡,二是如何把“高频低价”变成“高质高效”。

在这场既拼价格、又拼效率、更拼服务的竞赛中,京东七鲜以“自营品质为根,价格服务为本”的策略站稳脚跟。它不是仓促应战,而是长期布局的成果开始显现。

作为京东生态的重要一环,京东七鲜凭借京东在供应链、物流和数字化方面的核心能力基础,在即时零售场景中进行重新打磨和迭代,走出了一条“1+N”模式的新路。

无论是低价而高效的配送体验,还是品质可控的商品供应,京东七鲜正以一套融合效率与品质的全新范式,重新定义“即时零售”的底层逻辑。它不止是这个赛道上的有力竞争者,更是行业未来演进的方向指引者。

01 价低质更优,实现质价比突破

在即时零售市场中,“低价”无疑是吸引消费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尤其是在618期间,京东七鲜通过精心规划的低价策略和强大的供应链支持,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系列超高性价比的商品。

5月23日据界面新闻消息,京东七鲜在618期间启动“击穿价”全面升级。笔者体验了一下,打开七鲜app可以发现18.9元30枚的大码鲜鸡蛋,58.9元一公斤的冰鲜猪肋排带软骨,79.9元280g的冰鲜挪威三文鱼腩……此外,京东七鲜APP击穿价页面里还有几十款低价爆款商品,价格较其他即时零售平台显著便宜很多。

相比那些仍然依赖低价补贴和价格战的竞争对手,京东七鲜的打法,并非简单地以价取胜,而是通过供应链深度整合和产地直采,实现结构性低价。

京东七鲜在商品采购上的自营模式赋予了它显著的价格控制力。

与其他平台不同,京东七鲜直接掌握商品的采购、品控、库存和配送环节,通过自营渠道进行大规模采购,如大额的年框合同,有效规避中间商带来的成本上升,确保商品的价格能够做到更具竞争力。

而这种低价策略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解决了价格和品质的矛盾。

京东七鲜依托强大的京东供应链生态,并时刻洞察消费者需求,确保每一项商品都能以最适合的价格提供给目标消费者,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具质价比的选择。

这样精准的价格定位,让低价和质量可以兼得。

此外,京东七鲜还背靠强大的仓储物流系统,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实现更快的配送,进一步降低综合运营成本。

这样一来,京东七鲜可以保持较好的成本控制,避免了其他平台普遍面临的“烧钱”问题。

因此,京东七鲜的低价策略不只是短期“价格战”胜负,更是长期“价值战”布局。

02 “1+N”模式,打造高效的母子店协同体系

在即时零售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如何兼顾配送效率、商品品质与运营成本,成为行业核心命题。

京东七鲜首创的“1+N”模式,为这一命题提供了一个兼具效率与体验的解法。

所谓“1+N”,即一个中心店+N个卫星小店。中心店承担商品展示、大宗销售、线下体验等功能,是运营与品牌形象的支点;而卫星小店则分布在核心商圈和社区周边,作为服务履约的触点前哨,聚焦“最后三公里”的极速配送。

这样就打通了商品中心、仓储中心和履约网络之间的链路,实现了“人货场协同”的零售进化逻辑。

这样的战略定位,就在行业中占据了更高站位。

美团小象强调前置仓逻辑,但其本质更偏“外卖履约+轻选品”的服务平台,商品结构单一成为其扩张障碍;而山姆则聚焦于中产家庭群体采购,前置仓更侧重服务自己的会员,位置多在郊区,但优势在于比起生鲜电商平台来说,整体客单价要更高;盒马从今年也开始跟随探索“1店+N仓”的模式,并陆续关闭X会员店。

相比之下,京东七鲜通过“1+N”模式,将履约和选购体验解耦又重新整合,既避免了“全仓化”带来的选品压力,也提升了“到店即得”的履约灵活度。

京东七鲜的线下门店既是服务锚点也是品牌触点,在“体验+信任”维度上具有天然优势,更容易形成长期用户粘性。它也不依赖纯仓模式,而是将门店转化为兼具流量入口与库存支点的多功能节点,提升库存周转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只送不逛”带来的坪效浪费。

消费者可以在中心店完成沉浸式选购,也可以通过七鲜App或京东app自营秒送进行下单,由就近的卫星小店完成高频快送。

这种灵活布局的网络形态,提升了响应速度,优化了商品周转效率,形成了一张覆盖城市高频消费场景的智能零售毛细血管网络。

更重要的是,这一模式非常适配中国城市密集、社区生活高频的消费格局。山姆门店多设于郊区,服务半径大、以批量采购为主,而京东七鲜门店选址更加贴地,扎根市中心的购物中心,缩短了物流路径,也更贴近都市白领、年轻家庭等多元人群的即时消费需求。

显而易见,这种地理上的“近场”优势,为其在即时零售中赢得了更多使用频次与用户粘性。

此外,“1+N”的逻辑也让京东七鲜具备更强的运营弹性。例如,在流量高峰的618期间,中心店可以集中承担备货、分拣等任务,卫星小店则快速响应订单高峰,灵活调配运力与库存,实现整体履约系统的动态均衡。

这将大大提升履约成功率与客户满意度,也有效分摊了成本和风险,让整个系统在面对突发需求时更加稳健。

归根结底,京东七鲜的“1+N”不是简单的仓储和门店的物理结合,而是一种面向即时零售时代的基础设施重构。

它重新定义了零售节点的职能边界,让传统门店在数字化支持下,具备了数据驱动、商品中台与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综合能力,做到了体验服务中心化,服务履约网格化。

可以说,京东七鲜正用这种既稳又快的协同逻辑,走出一条区别于行业惯例的即时零售新路径,也为整个零售行业提供了可持续的组织范式与增长模型。

03 商品、价格、服务三轮驱动,构建全渠道增长新逻辑

618拼的就是体验。

而在即时零售的战局中,流量也不再是单一维度的游戏,真正掌握主动权的,不是流量的“多”,而是体验的“好”。用户要的是:价格能打、商品靠谱、服务到位。

京东七鲜的打法,正是围绕“体验优先”展开的全渠道战略:线上承接流量、线下创造场景、即时完成履约,形成了价格、商品、服务三位一体的用户体验闭环。

第一,价格体验,让用户买得值。

用户想要的不止是便宜,更是买得值。京东七鲜通过砍掉中间商差价,重塑供应链体系压缩成本,商品价格比竞对直降接近20%。消费者用39元买到会员店专享品质,甚至京东PLUS会员“买根葱都免运费”。这背后,是供应链“拧毛巾式”的极致降本和对供应链的深度掌控——生鲜直采占比超70%,标品直签品牌商,形成“规模反哺低价”的良性飞轮,省下的每一分钱,都变成了用户手中的真金白银,增强了用户的价格获得感。

第二,商品体验,让用户用得好。

价格之外,商品力才是决定复购的关键。京东七鲜的蔬菜从云南、山东、天津等地的农业基地直采,活鲜直接海捕直达、白酒与品牌直接签约,直接“砍掉中间商”。消费者买到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品控。传统商超还在依赖经销商层层供货时,京东七鲜已用“自营买手”建立了产地直采、海捕直达、酒厂直供以及极具质价比的自有品牌系列商品,筑起品质护城河。另外,在线下门店京东七鲜还打造了体验型场景,用户可现场试吃再下单,水果生鲜与饮品速食混搭陈列,提升购买灵感。同时,线上商品结构也更为灵活精准,根据用户数据动态调整SKU组合,让推给你的就是你想买的。

第三,服务体验,让用户收得快。

“收得快”是服务体验的重要一环。京东七鲜凭借1+N模式实现了从“下单”到“送达”的极速体验。用户既可以选择“最快30分钟送达”的即时配送,也能选择“到店自提”的高效模式,灵活匹配自己的时间和路径。

更重要的是,京东七鲜并不满足于线上引流、线下成交的“单向推动”,而是构建了完整的“体验闭环”:线下购物可反哺线上画像,线上下单可驱动门店活性。

可以说,京东七鲜的全渠道增长,并非是平台+门店的1+1=2,而是围绕价格、商品、服务三大体验核心实现了指数级的放大效应。

在零售行业卷到底的今天,这种由体验驱动的增长范式,或许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

04 结语

即时零售的终极竞争,将不仅仅是价格和时效的较量,更是对“更便捷、更优质、更划算”的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京东七鲜的“母子店”模式通过“击穿价”、30分钟达和升级供应链,正在不断挑战整个零售行业的效率边界。

京东七鲜所面对的也并不是单一竞争对手,而是零售业整体效率的再造,如何在动态竞争环境中持续创新,是每一个即刻零售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正如京东七鲜的“1+N”模式所揭示的:未来即时零售的竞争,终将回归对“人货场”本质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技术驱动下的极致效率追求。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