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数码家电报告 嘴上哭穷手在买?客单价暴涨61%谁在数钱?

内容摘要谁在抖音悄悄赚钱?数码家电品牌们。整理行业数据时,我们惊讶地发现:数码家电品牌既不靠主播呐喊、也不靠拼多多式的价格屠刀,它们只是在你刷短视频时,用“充电5分钟开黑2小时”就撬开你的钱包。而更魔幻的是,那些喊着“吃土”的年轻人,默默把300+

谁在抖音悄悄赚钱?

数码家电品牌们。

整理行业数据时,我们惊讶地发现:

数码家电品牌既不靠主播呐喊、也不靠拼多多式的价格屠刀,它们只是在你刷短视频时,用“充电5分钟开黑2小时”就撬开你的钱包。

而更魔幻的是,那些喊着“吃土”的年轻人,默默把300+客单价买出了61%的涨幅。在抖音买高客单商品的消费习惯,正在迅猛而无声地形成。

为此,有米有数发布《2025抖音电商数码家电营销趋势报告》,助大家洞见趋势。以下是内容节选:

大盘销售趋势

得益于科技新品层出不穷,以及“以旧换新”政策,数码家电赛道增速特别快。

这里有个重要政策:抖音从2024年3月开始实行家电补贴计划,三年内拿出10亿元补贴大家电换新,同时提供免费上门拆旧、安装等服务。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购买门槛,为售后保障提供平台背书。

观察全年销售数据会发现,1月(年货节)、8月(818大促)、11-12月(双11和年终)是三个销售高峰。不过今年9-10月开学季的销售增长也很明显,主要源于学生群体对数码产品的需求提升。

与此同时,双11期间大家电销售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官方数据,空调、洗衣机和洗烘套装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151%、80%与202%,表明高单价家电产品在促销期更易触发消费决策。

行业市场分析

在高集中度市场(手机通讯/电子教育/摄影器材),用户心智固化,新产品很难打入。商家需要用差异化策略突围。

比如针对学生群体,重点测试低价位手机的游戏性能(像“千元手机打游戏效果实测”);或者围绕职场技能培训和亲子需求,推出“高效办公学习平板使用指南”。

厨房电器、生活电器、数码配件这类市场竞争者多,产品功能相似,消费者主要看使用体验推荐。

商家应该把产品参数变成具体的使用场景。比如“静音破壁机=晚上做婴儿辅食不吵醒孩子”、“三合一充电线=出差行李减重必备品”。

在品牌竞争格局方面,以3C数码市场为例,前100个品牌占了41%市场份额,剩下59%由小品牌分走。

这里有两个明显特点:手机品牌垄断前六,教育硬件(学而思)、无人机(大疆)等垂直品类挤入前15,凸显特定场景产品的突围优势。

比如大疆口袋相机靠着“小巧机身+自带美颜”功能专攻户外拍摄,单个型号卖出3亿多元;学而思把1500元的讲题机升级成4600元学习机,加入AI系统覆盖学习全流程,虽然贵了三倍,家长还是愿意购买。

在50元以下的数码家电市场,数据线、手机支架等低价配件,卖得多但赚得少(客单价降21%),主要因为用户只在需要时才买。

比如9.9元的转接头、19.9元的防尘塞,消费者觉得“买来用几次就行”,不会长期关注。

对此,建议商家通过短视频开展产品对比测试,强化使用场景。比如反复弯折数据线500次,测试其耐用性。

100-300元这个价格段卖得更好、赚得更多(客单价涨36%),因为消费者开始关注具体功能。比如智能温控家电、基础款健康监测设备,他们愿意为“看得见的技术提升”花钱。

300元以上市场,虽然买的人少,但利润很高(客单价涨61%)。高端客群为技术创新付费,应弱化促销,聚焦技术升级传播。

品牌卖点洞察

3C数码商家,其全年主要讲产品功能和技术参数。促销活动分三个时间段:

春节后(2月)和双11做限时折扣冲销量,12月改成打感情牌,重点说节日送礼和家庭使用场景,这时候基本不做直接打折。

推广方式也有固定套路:不请明星代言,主要靠展示产品使用场景。比如把产品放在游戏电竞、户外拍照、办公学习这些具体场合里展示。

另一种方法是按人群需求推广——9月开学季主推学生用的电脑和平板,暑假7-8月重点说旅行娱乐,这时候会强调耳机相机的便携性和沉浸式体验。

除此之外,在商品卖点布局方面,抖音3C数码商家的策略主要分4步,“锚定刚需人群→技术体验化包装→价格心理战→场景化情感爆破”。

一个“好创意”是怎样的?开头,用叙事/关键词锚定:

1. 先找准买货的人

学生买东西看重便宜好用,商家用“地板价”和“学习场景”刺激决策,告诉他们“价格比三杯奶茶还便宜”;用“苹果手机”关键词,锁定目标用户。

2. 把技术说明变简单

将复杂的技术参数转化为生活化表达,比如用“充电5分钟开黑2小时”代替专业术语,用“丝滑弹窗”描述操作流畅度,让普通人也能快速理解产品优势。

3. 跟用户打价格心理战

在定价策略上,商家会制造“清仓199元”对比原价599元的捡漏感,同时用“终身免费保修+没有二次收费”消除顾虑,再通过“每天只要2块钱”的分期话术降低购买压力。

4. 把产品放进生活场景

结合“家里”、“出门”、“打游戏”、“学习”一些日常场景,增强消费者的代入感。比如找达人拍跑步视频,证明耳机如何“狂甩不掉”。

除此之外,报告更有3C数码、家用电器等赛道的优秀品牌案例,包括品牌的创意叙事、核心受众人群分析、爆量素材总结、广告内容策略等精彩内容。

注:文/有米有数,文章来源:有米有数,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60179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