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货量登顶背后的技术胜利 声阔睡眠耳机等产品黑科技揭秘

内容摘要很多大家所熟知的数码产品,都和最初的样子相差甚远,产品形态、功能特性、使用方式的每一次革新,都能为品牌带来划时代的领先优势,例如2016年苹果 AirPods一举推动耳机进入了真无线时代。声阔能够在 2024 年登顶中国音频品牌无线耳机全球

很多大家所熟知的数码产品,都和最初的样子相差甚远,产品形态、功能特性、使用方式的每一次革新,都能为品牌带来划时代的领先优势,例如2016年苹果 AirPods一举推动耳机进入了真无线时代。声阔能够在 2024 年登顶中国音频品牌无线耳机全球出货量榜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重视技术研发,将用户核心诉求转化为系统性技术突破,带来了一系列显著改善用户体验的黑科技,让产品持续保持优势。

多重动态降噪,安静不止一点

回顾历史,耳机诞生之初就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听清楚另一端传来的声音信息。之后虽然耳机衍生出了多条发展路径,但降噪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目前常见的降噪方案主要有两种: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被动降噪主要以物理方式来隔绝环境音,能有效抑制谈话声这类高频噪音;主动降噪的核心原理是「抵消」,对引擎声这类低频噪音更为有效。

为了实现更加极致的降噪效果,声阔在材料科学、产品设计以及降噪算法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突破,并且根据不同耳机类型的差异化特性研发了多种针对性技术,其中 Space One Pro 降噪头戴耳机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这款产品上,声阔对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两个维度都做了创新处理。主动降噪方面采用6麦拾音技术,4 个前馈麦克风设置在耳机外部,由于更靠近外界且麦克风数量比较多,能快速捕捉环境中的低频噪音。2个反馈麦克风位置更靠近耳朵,可以实时监测耳道内复杂的高频噪音。在它们的协同下,从低频到高频噪音 Space One Pro 都可以精准捕捉。

搭配上全新升级的 ANC 自适应降噪 3.0 算法和高性能芯片处理器,耳机每秒可以检测 38 万余次,这个频率堪比高频激光的扫描速度,能够根据不同环境快速动态调整降噪方案,从而提供优秀的降噪体验。

被动降噪方面,声阔为 Space One Pro 设计了独特的增大前腔,简单来说就是从物理层面上拉大了物理隔音层和耳朵之间的距离,从而进一步提升吸收和缓冲噪音的能力,达到更好的被动降噪效果。

在多重技术加持下,Space One Pro 拥有了超宽频降噪能力,从 50Hz左右的电梯、空调外机低频噪音,到4000Hz左右的电钻、金属切割等高频噪音都能处理,可隔绝 98% 的环境噪音,成为京东头戴耳机热销爆品,备受广大用户青睐。

创新 AI 疗愈,守护深度好睡眠

根据《2025 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约有 48.5% 的成年人受到睡眠问题困扰,并且这个比例还在持续上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人开始选择通过睡眠耳机来提升睡眠质量。

目前市面上的睡眠耳机绝大多都是通过「贴耳佩戴+睡眠音效」来遮蔽环境噪音,从而营造一个相对比较安静的睡眠环境。这种方案对于睡觉轻的人比较有效,但如果遇到情绪压力大导致的睡眠障碍时,实际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声阔睡眠耳机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不仅强调噪音遮蔽,同时针对情绪问题给出了对应解决方案。一方面,声阔 Sleep A20 采用「创新双层隔音耳帽+包裹式气囊耳翼+遮噪声波+智能音量调节」4 重遮噪系统,来有效遮蔽人声、鼾声、空调声、车流声等上百种环境噪音,保证极致安静的睡眠环境。

另外一方面,声阔联合 QQ 音乐首次将 AI 疗愈音乐技术带到了睡眠耳机上, Sleep A20能生成具有双耳节拍的 AI 脑波音频,向双耳波提供不同的频率,引导脑电波与休息频率同步,在从清醒向浅睡、深度睡眠的变化过程中营造个性化音景、帮助用户轻松进入睡眠状态。

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助眠能力的同时,Sleep A20 还配备有智能监测功能辅助睡眠管理,能精准记录时长、深眠潜睡和翻身睡姿等各项睡眠数据,并且给出专业建议帮助用户改善睡眠质量。此外,柔软的气囊耳翼、小巧隐形的结构、符合人体工学的 0 压贴耳设计能够保证侧睡不压耳,没有异物感,大幅提升了 Sleep A20 的佩戴舒适性。

全面且强大的助眠能力结合优秀的舒适佩戴体验,让声阔 Sleep A20 一经亮相便大受欢迎,不仅受到专业医疗团队和全球权威媒体《福布斯》推荐,更取得了 Kickstarter 全球众筹睡眠耳机销售额 Top1 的好成绩。

首创同轴双单元,打造卓越音质表现

在耳机众多结构组成部分中,发声单元扮演着核心角色,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电信号转化为声波的最终品质。声阔通过首创的 A.C.A.A 同轴双单元技术,突破了传统单动圈/动铁单元以及普通双单元的物理局限,实现了音质表现的跨越式提升。

复盘目前市面上的 TWS 耳机,最为常见的发声单元主要有两种:动圈单元和动铁单元。动圈单元的优势是低频磅礴有力,缺点是高频表现不佳,听起来会让人感觉中高音沉闷不通透;动铁单元有着更好的声音解析力,高频表现突出,缺点是频响相对较窄且容易出现失真问题,中低音部分会显得空洞不浑厚,而且没办法覆盖更多可听频域。

如你所想,由于单动圈和单动铁方案存在明显不足之处,行业出现了很多双单元方案。然而事实证明,双单元方案让耳机音质效果得到进一步优化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困扰。比如普通双单元高低音频路径不同,会出现类似合唱声音不齐的相位差问题,导致定位不准临场感较差,而且动圈+动铁共用腔体设计也很容易发生声音干扰。

声阔首创的 A.C.A.A 同轴双单元技术,完美解决了以上传统单元布局的固有缺陷。声阔音频团队突破性的将动铁单元嵌入到了动圈单元内部,并且让高音发声单元、低音发声单元以及出音口处于同一中轴线上,从而形成了一体化结构(A.C.A.A)。

由于声音传播路径相同,同时从物理层面上对动圈单元的高频输出进行了切割,同轴双单元技术实现了零声染、零反射,让声音短距离直达耳道,可以 100% 还原现场演奏般绝佳的临场感体验。

以Liberty 4 Pro 为例。它的低音能下潜至 14Hz,高音可以上探至 40kHz,三频衔接极为平滑,并且有着精确细腻的细节呈现。也正是凭借卓越的音质表现,它成功通过了 Hi-Res 金标认证,受到业界一致好评认可。

独特 AirTurbo 气旋气传导,重塑舒适佩戴新高度

耳机佩戴舒适性也是左右人们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据 IDC 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 年国内开放式耳机出货量达到 2492 万部,同比暴增 212%。而开放式耳机最具竞争力的地方,恰恰就是优秀的佩戴舒适性。

由于不直接和耳道接触,开放式耳机在佩戴舒适性方面先天就要比入耳式耳机更具优势。横向来看市面上的开放式耳机,骨传导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虽然它的佩戴舒适性要比入耳式好得多,但贴面振动时间久了还是会出现轰头感。

在飞跃线 Air 上,声阔创新性引入了  AirTurbo 气旋气传导技术。它是通过模拟空气自然振动发声传导,保留不入耳佩戴方式的同时,也完美解决了骨传导耳机的轰头问题。此外飞跃 Air 还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舒适科技,比如 SoftCore 动态云弧耳挂,在轻柔贴合耳朵的同时,采用 4 档动态调节机制,可以完美贴合各种耳道,进一步提升佩戴舒适性。

而且这种独特设计也可以让耳机出音口更好对齐耳道防止声音外溢,结合后腔泄气漏斗设计和小巧豆型耳机头设计,声波 0° 聚焦入耳,很好解决了开放式耳机普遍存在的漏音问题,真正实现定向传音。另外中、英、日三种语言互译 AI 翻译能力的到来,也很大程度上拓宽了飞跃线 Air 的场景适应能力,无论日常休闲还是运动办公都好用。

通过持续加码研发投入,声阔已构建起 1900 名工程师组成的全球技术网络,在声学材料、芯片算法等六大领域取得 340 项核心专利。这些硬核创新力推动声阔耳机登陆德、日等海外市场榜首,收获了全球超 5200W 用户。未来,相信声阔将持续以底层技术突破引领行业发展,让全球用户见证中国品牌的澎湃势能。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60179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