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布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日前,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公布了《广州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将聚焦传统服务,推动消费扩容提质,从挖掘升级消费、创新消费模式、打造特色空间、优化消费环境、强化政策支撑等方向发力,持续优化广州市服务消费供给,创新消费融合场景,激活服务消费市场。
■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鼓励创建多元粤菜消费场景
近年来,广州扎实推进全国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积极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密集推出了餐饮、文旅、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发展规划和支持措施,“广州服务”正凭借专业、用心和高品质,成为传唱四方的“金字招牌”。
《若干措施》激发餐饮消费活力,擦亮美食名片。发挥粤菜大本营优势,挖掘早茶、夜宵等特色餐饮文化,支持餐饮老字号和餐饮非遗项目传承发展,鼓励市场主体建设集美食品鉴、文化体验、粤剧表演等于一体的粤菜消费场景,打造世界粤菜文化体验中心。培育建设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打造一江两岸美食长廊,吸引中外知名餐饮品牌设立总部、首店、旗舰店,发挥世界美食城市联盟作用,提升餐饮国际化、多元化发展水平。
升级住宿消费体验,拓展多元业态。《若干措施》提出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酒店和著名酒店管理集团,培育本土优质酒店品牌。支持发展汽车营地、露营帐篷、水屋船屋、木屋树屋等旅游住宿新业态,支持住宿与餐饮、文化、旅游、康养、研学等业态融合发展。鼓励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房屋,发展乡村酒店、客栈民宿,重点推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住宿产业升级。
聚焦“一老一小”,《若干措施》提出扩大养老托育供给,满足民生需求。以实施“银发经济十条”为抓手,培育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大力开展“银龄行动”“银发集市”活动,推动养老服务场景创新应用。探索建立托幼一体服务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通过改建、扩建或利用现有资源开设托班,新建幼儿园可配置适当比例的托班。探索推动国有企业以市场化方式推进托育机构建设,增加专业托育资源供给。
建设国际演艺消费中心
《若干措施》提出,推动市场主体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文化活动,鼓励公共文化机构积极开展文化体验、艺术普及等惠民文化服务,鼓励开发广州特色文创产品。建设国际演艺消费中心,优化演唱会、音乐节等文化活动审批服务,培育“广州首演”品牌。
培育特色旅游消费,打造文旅强市。《若干措施》提出,探索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应用场景,支持企业开发观光游、主题游、体验游等形态丰富的低空旅游产品。依托南沙港客运码头、琶洲港澳客运口岸等,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一程多站”旅游合作,联合香港、澳门等大湾区城市推出跨城旅游联票。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出过境游广州专属消费活动。
在释放居住消费潜力方面,《若干措施》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与养老、托育、餐饮、家政等企业开展合作,发展“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工作,大力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和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鼓励各区支持居民更换或新购绿色智能家居产品。
支持二次元领域发展IP经济
值得关注的是,《若干措施》提出要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在低空经济、具身智能、智能无人系统等产业打造示范应用场景,加速前沿技术及产品在服务消费领域的熟化应用。开展“人工智能+消费”行动,加速推广智能感知设施、5G+XR、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等体验消费场景。此外,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一产业一品牌”会展计划。支持餐饮、家政、养老、旅游、体育等行业市场化办展,打造服务消费领域品牌展会。
《若干措施》提出,做强知识产权(IP)经济,培育消费新热点。支持市场主体开发原创知识产权(IP)品牌,推动岭南特色文化融入产品设计,培育引领新趋势的服务消费特色IP。打造IP消费地标,支持开设IP特色主题店、概念店等沉浸式消费空间,运用特色IP开展场景化改造,举办IP周边新品首发、首展首秀活动等主题活动,推动建设涵盖电影、演艺、娱乐、音乐、美食、国潮等领域的“超级IP首发地”。支持电竞、漫画、动画、游戏等二次元领域发展IP经济。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