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今年4月发布的《2024年广州夜间经济发展报告》,天河区在夜间消费金额和夜间客流活力方面均位居广州市前列,仅2024年第一季度,即收获2.2亿元夜间消费总额。
今年1月,2024年全国商圈商业力TOP100名单公布,广州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位列第三,高级次商业载体入驻数量排名全国第一,年客流量超6亿人次,夜间分时客流遥遥领先。
去年底,在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夜间经济研究成果发布活动”中,天河区获颁“2024夜间经济优选城区”。
一组组“硬核”数据,印证了天河区在广州夜经济中的“顶流”地位。在各地拼消费、拼经济的当下,天河区各大商圈将如何继续坐稳“流量王座”?
■统筹:李青 张小奋 ■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梁燕芬
记者体验
天河路商圈
夜间坪效位居全国前列
夜幕降临,天河路商圈的霓虹灯渐次亮起。站在天河路与体育东路交叉的十字路口,放眼四顾,万菱汇、正佳广场、天环广场、天河城、太古汇、VT101维多利广场等广州知名商场尽收眼底。
有着“华南第一商圈”之称的天河路商圈,短短2.8公里,拥有240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这里有华南最大商业集群:14家大型商业综合体、6家数字消费产品综合体、3家地下商业综合体以及2家文化体育活动载体、1200多个餐饮品牌,展现出超强的“虹吸效应”。
今年4月发布的《2024年广州夜间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在夜间黄金时段(20:00—21:00),天河路商圈客流峰值超50万人次,2024年第一季度该商圈夜间分时客流更高达968万,领衔全广州。此外,据天河路商会统计,2024年暑假期间(7月、8月),天河路商圈夜间客流突破3900万人次,同比增加2.44%。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光南指出,天河路商圈的“商业体集群效应”全国罕见,夜间坪效(每平方米营收)达1200元/㎡,超过上海南京东路(800元/㎡)。
天河城坐稳“流量王座”
毋庸置疑,巨型商业载体为天河路商圈经济贡献良多。依靠众多巨型商业体晚间延时服务,亦是天河路商圈制胜法宝之一。
位于广州地铁1、3号线交会处体育西路站出口的天河城,是老牌商场“全龄段夜经济”的佼佼者,公开数据显示,天河城18:00后,客流占全天比42%——商场中庭活动是常年的聚客场;7楼美食街营业时间至23:00,提供儿童餐和免费游乐区;而“中老年友好”,则体现在天河城北广场每天19:30-21:00的交谊舞会。负一楼的永旺超市和一楼的美妆区域,是打工人下班后常常光顾的地方。近日记者多次夜探天河城,晚上9时的天河城,顾客依旧不少。
有着“中国第一MALL”的天河城,如今已经营业近29年,有着空间感不足、硬件老化等传统商厦的痛点。为了更具活力和吸引力,天河城近日启动为期三年(2024年—2026年)的改造升级计划,据悉,这次改造范围之广、动作之大,属开业以来第一次。天河城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改造以“无感”施工不停业的方式进行,2026年8月完成改造。届时,封闭式老楼将改造成充满未来感的“网红玻璃盒子”,场内中庭升级为“森林瀑布”。同时,业态也将迎来大洗牌,零售比例将下降,首店、潮牌、沉浸式体验店将重点进驻,B1层还有望打造老广怀旧街区。
人气商场延时服务“虹吸”聚客
除了天河城,天河路商圈其他商业体也多点开花。正佳广场是文旅商融合的“不夜城”,近年发展直追天河城,2024年底,正佳广场打造了年轻人夜娱生活聚集地——正佳赛博天街,并持续推出“艺术狂欢夜”“音悦剧之夜”等夜间文旅体验项目。据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媒体调研行相关数据显示,在“艺术狂欢夜”“音悦剧之夜”等活动加持下,2024年12月正佳广场的整体客流量同比增长了13%。
新快报记者走访了解到,正佳广场夜间消费多样。极地海洋世界、雨林馆,夜间门票占比65%;而每年6月至8月举行的“极地夜派对”,单场最高接待3000人,衍生品夜间销量占全天65%,其中发光鲸鱼玩偶最为畅销。此外,正佳广场负一楼更是打工人的深夜食堂,众多餐饮基本营业至22:00,有些甚至到凌晨。
广州“重奢一哥”太古汇的夜与众不同,奢侈品夜间沙龙、VIP夜间私享会吸引不少高净值人群,据统计,夜间沙龙贡献单品牌单日销售额超500万元;而方所书店每周五“深夜读书会”提供威士忌伴读,记者采访了解到,方所夜间客单价达1200元,是日间的3倍。此外,太古汇艺术展览夜场门票收入占展览总收入的58%。
猎德街区
打响“高端夜生活名片”
作为天河区“高端夜生活名片”,猎德街区依托珠江新城CBD与岭南水乡文化,形成了“江景社交+民俗活化+顶流商业”的独特生态。这里毗邻广州塔、珠江公园,坐拥1.2公里珠江岸线,地铁5号线和APM线直达。拥有猎德涌、临江带状公园、花城广场、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剧院、广州图书馆、广州K11购物艺术中心、天德广场、猎德宗祠群等生态景观、城市地标、文化场所、娱乐潮地。
猎德街区近年来已成为广州新商业地标。去年,广州首批15个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出炉,猎德街区名列其中。同年底,猎德国际街区(港澳社区)正式揭牌启动,是广州市12个国际化街区试点之一。今年初,猎德现代化都市旅游区被评选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此外,猎德街区也是广州“米其林”密度最高的地方——在2.24平方公里范围内,拥有米其林系餐厅16家,高端消费餐厅数量位居广州市第一。
天时地利人和,猎德街区成为天河区夜间消费热门地。据《2024年广州夜间经济发展报告》相关数据,猎德街区在夜间(20:00-21:00)黄金时段,客流超10万人次,夜间人气火爆。记者从猎德街道了解到,猎德街区以25-45岁高净值人群为主,金融、科技从业者占比65%,外籍人士夜间到访率占全区40%。此外,据广州市天河区港澳居民服务中心主席曾沛源介绍,猎德街区汇聚了4323家港澳企业(占天河全区外商投资企业一半以上),以及13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和各类港澳服务机构,近千名港澳人士长期居住于此。
传统民俗混搭时尚潮流
猎德街区夜市有着独特的风格。高端露天酒吧集群,珠江道酒吧街鲜少年轻人不知道,酒吧街营业时间为每日19:00到次日凌晨2:00,它由30多家酒吧外摆区串联成街。记者采访了解到,这里人均消费150元到300元不等,多的甚至消费近千元。珠江新城白领客群占比70%,不少常客告诉记者,很多时候加完班就来喝一杯,而周五晚上的酒吧街最为热闹,因为不少酒吧都有乐队驻唱。
夜逛猎德街区,天德广场不可不去。作为珠江畔的“潮奢秀场”,百米长天德街聚集30多家抖音千万粉的品牌首店,据悉,天德相关抖音话题目前播放量破20亿。而“天德TD.PA”商业街区不定期的主题街区变装,以及人气品牌的入驻,使这里成为年轻人首选的夜生活集聚地。
猎德街区的花城汇则是地下空间的“白领食堂”,据了解。花城汇70%餐饮店在18:00-20:30推出“29元白领套餐”。此外,为了吸引高端客群,花城汇中区定期举办“深夜美术馆”,于22:00-24:00对外开放,同时还与K11合作开通“艺术专线接驳车”,互相引流。
民俗与商业融合,也是猎德街区夜市一大特点。猎德祠堂的夜间非遗展演以及龙舟主题文创店等都备受消费者青睐。
其他商圈
特色夜市“精耕细作”
各大商圈、夜市错位竞争,共同支撑起天河区夜经济的多元生态。
天河艺苑夜市是文旅融合型夜市,每周五到周日18:00-23:00,延揽广府非遗专区、文创摊位等。据了解,天河艺苑夜市日均客流8000人次,周末峰值1.5万人次。
体育西商圈的六运小区深夜食堂,是年轻人微醺社交夜市。其营业时间为每日20:00到次日凌晨2:00,50多家网红小店组成“日咖夜酒”矩阵,凌晨1时仍有超20家店铺营业。多家小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作日翻台率基本3次每晚,周末多达6次。
记者发现,天河夜市已进入“精耕细作”阶段。一是在地化,譬如六运小区要求30%摊位必须为广州本土品牌。二是科技加持,天河艺苑夜市用热力图调整摊位布局,冷区改设拍照打卡点后,客流提升不少。
白领“下班消费”激活消费新场景
新快报“广州夜经济”调研小组调研发现,白领“班后生活”与当地“夜经济”形成了深度互哺的生态。天河区白领下班后产生的即时消费,催生众多特色业态和消费新场景。
珠江新城宠物友好店“Paw Hub”夜间开放撸猫、飞盘交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90%顾客为25岁至35岁的白领。体育西剧本杀店“谜凰阁”提供22:00-凌晨4:00的通宵场,白领组局占比70%。六运小区的汉服店“重回汉唐”提供夜拍、夜间妆造服务,顾客多是00后……
天河区的夜间经济也不局限于购物和餐饮,夜健、夜读等新场景也不断涌现。年轻人自发组织“CBD夜骑团”带动周边商户夜间流水提升。
而体育西1200bookshop24小时书店是通宵营业,它的留言簿也算得上是很多年轻人的“午夜人生档案馆”,藏着比小说更精彩的故事:考研女孩连续43天来刷夜,最后用咖啡渍画了个“上岸”表情包;失恋程序员写了300行代码生成“心碎进度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夜间书店中过半的人并非为看书,只是想“有个地方醒着”。正如值班店员小渔的留言簿题记所言,“在这里,夜晚不是一天的结束,而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
天河区的年轻人在夜经济中既要市井烟火气,也要科技便利性;既要身份认同感,也要情绪疗愈价值。这种需求倒逼商业体从“卖商品”转向“卖时空体验”。
商圈说
商圈爆火背后
新快报“广州夜经济”调研小组调研发现,天河区各大商会深度参与和推动该区夜经济发展,扮演了组织者、资源整合者、品牌推手等多重角色。
●天河区商会
推动和实践“节庆IP化+数据驱动+文化深挖”模式,成为国内商圈夜间经济运营的教科书案例。
●天河路商会
打造“夜间经济联盟”,组织正佳广场、太古汇等12家商场签署《天河路夜间经济公约》,统一延长营业时间至23:00(周末至24:00);并建立夜间消费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2小时响应机制;开发“天河路智慧商圈平台”,动态调整促销策略。
●珠江新城商会
推动出台《珠江新城外摆经营导则》,允许酒吧、餐饮店在19:00-次日2:00占用步行道空间(需预留1.5米通道)。联合交警部门设置“夜间临时停车区”(20:00-次日2:00),协调地铁APM线琶醍站末班车延至23:45。
●猎德商会
将传统龙舟赛升级为“猎德夜龙舟”文旅项目,开发龙舟主题文创雪糕、AR观赛体验,带动了周边商户。开设“夜经济服务课程”,教授酒吧员工广府文化知识(如艇仔粥历史),提升游客体验。
●体育西商会
举办“六运夜市2.0”(每周五、六常态化);实行摊位轮换制,每月招募不同主题(如4月“春日咖啡市集”、7月“港风复古夜”);倡导低碳实践,要求商户使用可降解餐具,商会补贴50%成本。
记者体检
三问“天河的夜”
如何破解发展瓶颈
继续坐稳顶流交椅?
新快报“广州夜经济”调研小组调研发现,天河区几大商圈正尝试通过空间重构、业态融合、科技赋能三套组合拳,逐步打破文、旅、商的传统边界,形成“1+1+1 3”的协同效应。未来,天河区如何才能继续坐稳顶流位置?
一问
商圈“冷热不均”如何缓解?
据广州首批15个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申报情况表显示,天河路商圈日均客流150万人次,夜间占比达40%;客流量峰值达400万人次,夜间占比达50%。猎德街区日均客流则为18.69万人次,夜间占比达68%,客流量峰值达23.21万人次,夜间占比达72%。而其周边天河北、天河南等次商圈的日均客流相比而言就显得不温不火。
对此冷热不均的情况,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南区市场研究部主管谢靖宇建议,对次级商圈(例如天河北)给予租金补贴,引导特色业态;建立“夜间经济商户联盟”,共享客流数据;成立全国首个区级夜间经济服务中心,统筹文旅商部门联合办公;设立 “文旅商融合基金”,对开发创新的项目给予补贴。
二问
如何实现文旅商有效融合?
天河区2012年全面启动了天河路商圈的升级改造工作。改造前,其零售业态占70%、餐饮占30%,文化艺术等业态基本空白。经过10多年的提升发展,目前调整为零售业态占57%、餐饮占24%、商务配套9%、休闲旅游业态8%、文化艺术2%的比例。该商圈夜间消费氛围浓厚,部分餐饮、酒店、文化、娱乐等业态均在深夜12点后继续经营。不过,博物馆夜游等文旅商融合运营仍存在短板,多数文旅项目仍局限于传统观光模式,文化变现能力弱。
此外,商圈内业态也存在同质化情况,譬如体育西泰式大排档密度过高,百米内有7家,价格战导致商户严重内卷。同质化还表现在天河区各商圈活动均含“灯光秀”“市集”等元素。此外,各大商圈节假日推出各种夜间活动促消费,部分节庆结束后客流回落明显。
对此,一直致力于城市经济运营研究的暨南大学胡刚教授建议,天河各大商圈在夜经济上合作大有可为。比如,珠江游船船票与酒吧消费券可以捆绑销售;广州塔顶观光和一些商场实现联动消费。在胡刚看来,文旅商融合运营的成效要比单一业态运营更能聚客。
三问
核心商圈“夜通勤”如何通畅?
天河区内商圈相关服务配套仍然存在不足,诸如天河路商业体之间,地面行车、过街客流尚未有效实现人车分流,下班高峰期时有堵塞;深夜交通尤其是短板,天河路商圈、珠江新城商圈深夜公交线路覆盖率不高,打车平均等待时间长。
对于上述交通等商圈配套服务情况,天河区众多商业载体持续焕新。如广州天河城三年升级改造项目重点规划车行、人行分区;天河路—体育东路人行地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中,工程完成后可以满足天河路两侧的行人过街通行。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