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20调度员两度回电 多方配合救助聋哑骑手

内容摘要一通无声来电引出一段救援传奇 “您好,请问需要叫救护车吗?”5月9日,广州120调度中心一派忙碌景象。三台电脑屏幕整齐排列,左侧屏幕实时显示城市地图,闪烁的光点标记着救护车的位置;中间屏幕是受理界面,不断跳动着新的来电信息;右侧屏幕则实时

一通无声来电引出一段救援传奇

“您好,请问需要叫救护车吗?”5月9日,广州120调度中心一派忙碌景象。三台电脑屏幕整齐排列,左侧屏幕实时显示城市地图,闪烁的光点标记着救护车的位置;中间屏幕是受理界面,不断跳动着新的来电信息;右侧屏幕则实时更新着出车动态。接受询问、记录、下指令、跟进……二十多位调度员眼观六路,有条不紊地为救治伤病员而努力工作着。梁雯婷就是其中一名调度员,她向新快报记者讲述了上个月救助一名聋哑骑手的经历。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婉婕 ■摄影:新快报记者 观显锋

聋哑骑手无声求助120

24分钟后救护车及时赶到

4月18日9时39分,梁雯婷面前的电话响起。“请问需要救护车吗?”梁雯婷迅速接起电话并提问。然而,电话那头却一片寂静。13秒后,电话突然挂断。“是误拨,还是遇到了无法说话的紧急情况?”梁雯婷心里想着,丝毫没有犹豫,立即回拨电话,可电话接通后仍没有回应,10秒钟后再次中断。她毫不犹豫地再次回拨。这一次,电话那头传来一段人工智能语音:“你好,我是一名聋哑骑手,可以通过手机号码添加我的微信。”

梁雯婷赶紧询问对方的地址,并向对方手机发送中心调度系统的定位软件链接,指导对方点击链接,找到自己的定位,但这个方法似乎没有奏效。

“这个时候,我有点着急了,我们工作的时候是不能带手机的,我没办法直接添加他的微信。”梁雯婷回忆称,她马上向调度组长林欣报告了具体情况,林欣又安排质控员梁啟柏添加聋哑骑手微信,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过了一会儿,耳机里终于传来新的声音:“(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聋哑骑手正努力将文字转成语音。梁雯婷立即行动起来,她熟练地操作电脑,迅速对接距离骑手最近的医院,安排救护车紧急出动,并第一时间把骑手的特殊情况告知随车医护人员。

不久后,质控员梁啟柏也与骑手的微信正式建立联系,他获取了聋哑骑手的基本信息:男性,33岁,右小腿疑似骨折,无法正常走路。梁啟柏不断用文字安慰着患者,同时将详细情况反馈给梁雯婷和医护人员。

在多方紧密配合下,10:03,救护车顺利抵达患者所在位置,将他送往医院救治。

广州120调度中心

每日接听近5000个来电

像这样处理无法用言语表达意愿的求助,在调度中心并不罕见。“如果有来电定位,我们会按定位先派车,然后再进一步核实;如果来电号码有历史信息,也会根据这些信息先派出救护车。”梁雯婷告诉新快报记者。

一天接听近5000个来电,跟进、反馈电话超过8000个,这就是广州120调度中心每日的工作量。这里的调度员实行“三班倒”,24小时轮岗。当被问及从事这份工作的感受时,梁雯婷坦言:“每一个电话都关乎生命,无论沟通有多难,我们都会拼尽全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我这份工作的意义。”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60179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