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舱电子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座舱终端产品将围绕智能化、国产化、生态融合三大主线,重塑用户体验与产业格局。智能化与多模态交互深度融合,座舱电子系统加速向“智能移动终端”转型,AI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推动座舱多模态交互成为主流;新型显示技术主导车载交互界面,车载显示向大屏化、高清化、柔性化发展,OLED、Micro LED、Mini LED技术渗透率快速提升;安全与个性化服务大大提升,智能座舱将集成健康监测和情感交互等功能,结合AR、VR技术提升沉浸式体验;在政策推动下,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性将明显增强,国产座舱产品和供应链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华安鑫创当前已经具备了以显示终端为主的汽车智能座舱终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具体的智能显示终端产品包括中控显示系统、液晶仪表盘、抬头显示器、后排娱乐屏幕、流媒体后视镜等。它们是智能座舱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显示车辆状态、导航、娱乐信息等基本功能,还可以集成触控反馈、语音控制、手势识别等交互功能,以提升用户体验和驾驶安全。
华安鑫创透露,公司各项技术取得显著进展。显示技术上,开发的极窄边双联屏和Mini LED直下式POB及COB模组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显示效果,可满足高端市场对视觉体验的需求;隐藏显示技术增强了公司在智能座舱领域的技术优势,为车内多场景显示需求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公司同步推进了低空显示系统开发,围绕该场景下对轻量化、高可靠性等技术要求进行关键攻关,为低空业务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智能座舱领域,华安鑫创完成了六轴向运动中控屏平台的开发,该技术可模拟机械转轴的多向运动,适应了市场对智能座舱个性化、动态化的需求,为公司在高端汽车零部件市场带来更多项目机会。
在技术创新与战略融合方面,公司一方面布局机械交互技术,探索其在智能设备中的应用,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国产芯片应用,基于国产化芯片的轻量级HMI引擎研究取得进展,使国产芯片在高端显示领域具备了与国外芯片相当的效果,降低了产品成本,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在车载卫星通讯模组方面,公司积极探索其在车载领域复杂环境下的应用,提升车辆主动安全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此外,公司还开发了带图像算法和ADAS功能的汽车电子后视镜平台,集成智能化功能,提升了产品的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完善了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产品布局。基于良好的技术开发能力和研发管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获得A-SPICE L2软件能力认证,为公司在全球汽车智能座舱领域的竞争增添了重要砝码。
随着车载液晶显示模组及智能座舱显示系统智能制造项目产能的释放,华安鑫创智能座舱终端产品产量增加,2024年汽车电子产品产量同比增加453.00%,销量同比增加44.00%。
募投项目“车载液晶显示模组及智能座舱显示系统智能制造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约4.45亿元,截止2024年底已经累计投入4.2亿元,完成项目进度94.38%,计划于2026年 12 月 31 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项目基于公司既有产业链和技术储备,拓展显示屏模组和相关智能座舱系统的智能制造,实现产业链的延伸。
子公司华安鑫创(江苏)汽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车载液晶显示模组及智能座舱显示系统智能制造业务,2024年南通智能制造工厂一期竣工并开始运营、试产,2024年华安鑫创南通智能制造基地竣工投产第一年,智能座舱终端业务即实现营收1.01亿元,同比增长5,454.91%。北京华安鑫创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车载显示系统核心器件定制、销售及通用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2024年通过有效整合软件和硬件、通用和定制、概念和量产、前装和后装等不同的业务资源和商业机会,拓宽销售渠道,营业收入增加,净利润同比增加。
2025年,华安鑫创将以“精准渗透+生态协同”为策略核心,通过立体化布局推动市场开拓。面向现有客户群,建立动态分层管理机制,对战略级客户组建包含技术、交付、售后的专项服务团队,定制全周期响应方案,进一步挖掘合作深度,扩大市场份额;面向成长型潜在客户,推出基础型车载显示终端向高端配置迭代,提升客户生命周期价值;在生态伙伴共建方面,公司将与车企、芯片厂商、软件开发商加强交流与战略合作,共同培育智能座舱产业生态。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