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7 月 1 日消息,《MicroSD 卡大调查(The Great MicroSD Card Survey)》是由技术爱好者马特・科尔(Matt Cole)主导的调查,于 2023 年 7 月启动,通过对大量 MicroSD 卡的测试和基准评估,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份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科尔利用 8 台机器、近 70 个读卡器,全天候运行,每天写入 101TB 的数据,旨在筛选出真正可靠的 MicroSD 卡,并揪出那些容量虚标或使用劣质“假闪存”的假冒产品。
据IT之家了解,科尔定期更新的这份报告长达 1.5 万字,涵盖了超过 200 种不同的 MicroSD 卡。这些卡在测试过程中产生了超过 18PB 的数据,其中 51 张卡片甚至被测试至损坏。尽管数据量庞大,但科尔通过简洁易懂的图表,清晰地展示了不同卡片在真伪、性能和耐久性方面的表现,方便用户快速了解哪些是优质产品,哪些则需要谨慎对待。
在真伪方面,科尔关注的并非单纯的假冒伪劣产品,而是那些被他称为“假闪存”的卡。一些不法制造商和经销商会出售标称容量与实际存储能力严重不符的卡。此外,他还指出“缩水闪存”现象也较为普遍,即使是知名品牌,也可能存在标称 64GB 的卡实际容量仅为 61.89GB 的情况。
在性能方面,科尔重点关注两个关键指标:一是卡的绝对性能,即原始性能表现;二是卡的 SD 协会速度等级标志是否正确。测试结果还涵盖了顺序 I/O 测试和随机 I/O 测试的具体数据,为用户提供了全面的性能参考。
耐久性测试同样至关重要。科尔的测试结果显示,知名品牌的卡在耐久性方面表现差异显著。例如,从亚马逊购买的品牌卡比从速卖通购买的同品牌卡表现更好,而“假闪存”卡的耐久性则远低于真闪存卡。平均而言,优质卡的耐久性可达 3166 个读写周期,而最差的卡平均仅能维持 1594 个周期。其中,联想品牌的卡表现最差,平均仅能维持 291 个周期就出现首次错误,而一些杂牌卡的平均耐久性甚至低至 27 个周期。
科尔在报告中还分享了测试方法、主机、读卡器和软件的详细信息,甚至在存储压力测试过程中还测量了温度,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温度数据是否对性能或耐久性有显著影响。
在综合评估中,科尔推荐的 MicroSD 卡首选是金士顿 Canvas Go! Plus 64GB 卡,其性能表现出色,但实际容量略低于标称值,为 62.2GB。排名前五的还包括两张 PNY 卡、一张闪迪卡和一张 Delkin Devices 卡。由于耐久性测试耗时较长,目前的综合排名尚未将耐久性因素纳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