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取火,点亮了人类文明的漫漫长夜;5G-A×AI,正将千行万业引入智能时代的白昼。
我们如今正处于新一轮技术革命中,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5G-A和AI几乎同时起飞,带来无限可能。这并非巧合,AI需要足够的网络能力、云处理能力和算力才能崛起,以发挥其积蓄六十余年的潜能。
就在前不久的2025 MWC 上海期间,以“预见未来 从5G-A到6G”为主题的2025年GTI国际产业大会在上海成功召开。各方力量在此交汇,共话5G-A产业发展、共绘6G未来图景,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项成果发布,都有可能成为改写行业规则、重塑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关键落笔。而5G-A与AI的协同发展规划、融合创新进展,恰是众所瞩目的核心议题。
思想盛宴:锚定5G-A×AI协同发展航向
GSMA的《中国移动经济发展2025》报告显示,2024年,移动科技与服务创造的经济价值达1.2万亿美元,约占中国GDP的6.2%;预计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万亿美元,占GDP总量的8.3%。5G-A与AI的协同发展,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价值创造的动力源泉。
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表示,作为GTI的发起方之一,中国移动牢牢把握数智化革命机遇,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发展定位,统筹推进5G-A/6G一体化演进,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赋能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他指出,5G-A/6G与AI等技术的融合演进正在重构通信能力,开启万物智联新时代,呈现出“天地一体化、通感一体化、通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移动愿与全球产业伙伴携手,依托GTI等国际平台,围绕“需求、标准、技术、生态”四个方面,推进5G-A/6G一体化发展。
GSMA新任会长白德伟(Vivek Bradrinath)在发言中赞誉称,中国在5G基础设施、投资和创新方面取得领先,5G-A商业部署成效显著,推动经济与社会多方面转型。他呼吁全球在推进未来演进的同时,确保5G投资回报和政策支持,强调技术演进应匹配市场节奏,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GTI主席高同庆在大会上发表题为《网智融合,赋能新场景,孕育新生态》的主题演讲,发布体现全球各地区移动智能融合创新发展水平的“MI³指数”,展望了向下一代技术演进过程中,生活、生产、社会治理方面的典型应用,包括消费机器人、AI智能终端、低空经济、智能体协作、数字孪生等。GTI先前已牵头发起GTI 5G-A×AI融通发展项目和5G-A×AI百大商用计划,提出5G-A与AI融合驱动的六大创新技术、十大服务场景和六大商业模式,此次MI³指数的发布更是补齐了“评估体系”这一环节,为5G-A×AI协同发展提供“通用标尺”,进而为监管机构、运营商及业界各方提供寻找发展机会、补强能力短板等方面的参考。
第一轮移动智能融合发展水平调研有三点主要发现:一是东亚、北美、西欧等先行市场在移动通信、AI计算及二者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移动智能融合规模化发展已蓄势待发;二是全球移动智能融合发展不均衡,继数字鸿沟之后,AI鸿沟的挑战也已悄然加剧;三是AI推理需求激增进一步促进移动智能融合发展,加剧地区发展“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华为常务董事汪涛也在席间谈到,5G-A已从产业共识走向规模化部署,通过上下行峰值速率、资源差异化调度和重点场景保障能力升级,将持续推动网络能力变现,赋能移动AI时代的业务发展。同时,他展示了华为与浙江移动联合完成的5G-A 1Gbps大上行等最新技术验证成果,表示华为将携手产业伙伴共同推进5G-A与AI深度融合,共享智能化红利,以创新共赢移动AI时代未来。
白皮书发布:点亮5G-A×AI融合创新路标
作为此次大会上的一大亮点,GTI联合Omdia、中移智库等20余家产业合作伙伴发布《移动智能融合发展指数报告》、《AI智算中心新时代》、《5G-A赋能信息消费“新三样”白皮书》以及业界首款5G-A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创新成果。
当前,具身智能、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成加速成为覆盖“人、车、家”生活场景的信息消费“新三样”业务。由中国移动联合华为、乐聚等十余家伙伴编纂的《5G-A赋能信息消费“新三样”白皮书》(下称“白皮书”)聚焦于此,以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与深刻的洞见,激发5G-A×AI乘数效应,推动5G-A加速由“能力增强”迈向“价值创造”。
白皮书系统分析典型应用场景与业务工作流程,首创提出业务需求与网络能力计算模型,阐明了智能化新业务所亟需的多模态感知、实时决策、跨域协同等关键能力,与5G-A所提供的超低时延、超大带宽、超高可靠等网络能力之间的紧密关联,让人们得以清晰洞察二者间的内在逻辑与共生关系。
更进一步,白皮书创新性发布业界首个以“新三样”为代表的智能化新业务网络需求指标体系,填补业界空白,为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前瞻性指引。以具身智能类新业务为例,其传输的数据类型多样,包括语音、文本、命令、图片、视频等,上行空口速率在2Mbps仅能满足文本和语音类交互,而视频类业务则需要10Mbps以上的上行空口速率,瞬时速率更是要达到平均速率的2~3倍。
随着场景多样化、服务泛在化的不断发展,5G-A×AI技术融合与跨领域协作将成为驱动产业发展、使能智能社会的关键因素。白皮书认为,一方面,需要持续提升5G-A关键能力,夯实5G-A网络根基,构建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联合端到端多领域产业伙伴推动5G-A技术演进及智能化新业务创新,打造标杆应用示范。另一方面,技术布局需要进一步向“支持多智能体协同”跃迁,多智能体协作网络、通感智算融合架构等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可推动全域智能体认知决策与行动闭环的发展与落地。唯有通过当前网络能力持续深化与技术演进前瞻布局的双轨并行,方能推动智能化新业务从“单体智能”向“群体智能”、从“场景赋能”向“社会重塑”的跨越式发展。
成果纷呈:彰显5G-A×AI乘数效应力量
大会上,GTI GSMA全球首届“新通话×AI”挑战赛战果揭晓,共有来自全球20家企业和高校的参赛项目获奖。新通话作为移动AI时代标杆应用,已进入商用发展快车道,点亮屏幕、明星来电、智能翻译、同声传译等业务已在中国、欧洲、中东、亚太和拉美等地实现商用部署和规模商用,助力运营商从“流量经营”走向“体验经营”。
新通话×AI挑战赛是GTI与GSMA联合发布的首个揭榜攻关挑战课题,旨在激发全球开发者的创造潜力,通过新通话技术与AI的深度融合,探索通信领域创新应用场景。此次挑战赛历时8个月,共收到来自全球80余家企业、高校的百余份参赛作品。华为携手产业伙伴斩获四项大奖,为业界提供了释放5G-A×AI乘数效应的成功案例和实践范本:中国移动江苏公司牵头华为等产业伙伴联合申报的“5G新通话×AI in Nanjing”、沙特stc与华为联合申报的“stc银行智能客服项目”荣获大赛一等奖,中国移动河南公司牵头华为等产业伙伴联合申报的“业务AI+网络AI赋能10086智能客服,加速5G网络能力变现”荣获大赛二等奖,华为申报的“A2A智能体互联项目”荣获大赛三等奖。
与此同时,GTI 华为5G-A×AI开放实验室也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实验室成立一周年之际,GTI主席高同庆、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带队亲临现场验收移动AI业务探索与创新相关成果,涵盖多模态交互、AI Agent、具身智能等领域。作为5G-A×AI融合创新的前沿阵地,实验室遵循“以网兴智”和“以智赋网”的核心理念,为全球运营商建立了一个开放合作创新平台。
时延和清晰度是多模态交互的两个关键要素,而它们又与网络的上行能力息息相关,通过将端到端体验要求分解到无线空口,实验室研究发现,类电话交流的良好AI体验需要20Mbps的上行速率,类面对面交流的优秀体验更要求64Mbps的上行速率。移动AI时代,以AI Agent为中心的交互方式将快速普及,通过将Agent等复杂功能的步骤进行分解,实验室研究发现,与传统视频应用不同,云和端之间需要传递屏幕信息、用户习惯、任务规划等,交互更加频繁,这对上行网络的覆盖和容量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些成果为网络建设、优化、升级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
具身智能领域,实验室孵化的基于四足机器狗的应用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依托5G-A网络,通过一句话的语音指令,机器狗就可以前往咖啡馆为主人取来咖啡。同样的,机器狗也可以进行更多开发,实现取快递、取报纸、跟随行走等行为。中国移动长期布局AI产业,在这方面也保持战略投入,于去年公司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了多模态大模型的四足机器狗“小力”,服务于家庭场景和自主出行。
从精彩分享中迸发的智慧火花到白皮书里首创的模型公式,从挑战赛中闪耀的创新成果到实验室园区内奔跑的四足机器狗,通过此次GTI大会及系列活动,我们仿佛能够清晰地聆听到5G-A×AI稳步前行的铿锵足音,目睹到智能时代美好画卷的徐徐展开。“征程漫漫,只争朝夕”,在GTI与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5G-A×AI必将以燎原之势催生出更多应用、释放出更多价值,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共享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