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书法小品

内容摘要■王世国 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 4月14日,中国书协发布了“全国第二届书法小品展”(以下简称“第二届”)拟入围作品公示,它预示着相隔十多年之后,万众期待的第二届即将开展。自2013年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以下简称“首届”)以来,书法繁荣

■王世国 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

4月14日,中国书协发布了“全国第二届书法小品展”(以下简称“第二届”)拟入围作品公示,它预示着相隔十多年之后,万众期待的第二届即将开展。自2013年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以下简称“首届”)以来,书法繁荣发展,书坛热闹喧嚣,展览眼花缭乱;在高大的展厅中,巨大、奇怪、荒率的书法形态迅速成为吸引眼球的主角,受到追捧,“假”“大”“空”的书法弊病也随之产生,而且愈演愈烈。所以,在这个时候中国书协再次推出小品展,具有纠正时弊,让书法创作从追求展厅效果回归到书斋传统,以小见大,修身自省的现实意义。我相信,书法小品虽不抢眼,但能养眼,它那小巧、文雅、精致的形制和气息,及其特有的“书卷气”,定会令人耳目一新。

相比之下,两届征稿大有不同。首届征稿并没有得到地方书协的足够重视,投稿多为个人自发行为;第二届征稿时各地热烈响应,全力以赴,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积极“备战”、投稿。首届征稿并未限定每人一件作品,故有多投者;第二届限定每人一件,投稿者总数却大增,比首届整整多出两倍。首届征稿对作品内容未有明确要求,第二届明确要求“以日记书信、题跋札记、诗词联语、小品文等短章为主”。首届征稿对违规行为处罚规定较笼统,第二届则专列一则,对未按规定面试、代笔、临摹、抄袭、集字、剽窃,以及一稿多投等违规行为有处罚措施,更加细致严谨。首届对入围作者也有公示,但只见名单不见作品;第二届不仅有名单,而且将数百件作品图片挂在网上,评选更加透明,更有利于社会监督。

由此可见,第二届征稿工作更加完善,评审标准也旗帜鲜明。不过,从发布的拟入围作品图片来看,一些作者仍受“展厅书法”的影响,并未理解和把握书法小品的审美特质,只是将作品的尺幅缩小,书写的却并非“短章”而是长篇,状如蝇头的小字塞满小品,全无气韵;有真的将小品写“小”了,拘谨小气,索然无味。

其实,尺牍、扇面、斗方、手卷等小品本质上是传统的文人书法,有书卷气;欣赏小品需近观细看,甚至要反复玩赏。书法小品虽不抢眼,但能养眼,如《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可沁入人心,达到心与书的交流,实现书家与观者在精神上相互往返,令人印象深刻。在创作上,小品虽然不能像大尺幅作品那样以气势摄人心魄,但可以有趣味,有细节,可耐看,很精雅,有着让观者如沐春风的神韵。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代小品创作要有时代气息,充分运用夸张、变形、对比、变化等现代形式构成手法,细小处如涓涓溪流,硕大处似滔天巨浪,通篇有起伏,有高潮,节奏铿锵,细节丰富,这样便能以小见大,有大格局、大气魄、大境界,尺幅有千里之势。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6017970号-3